序號 |
項目 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 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聯系電話 |
1 |
恩平15-1/10-2/15-2/20-4油田群聯合開發和恩平20-5油田開發工程 |
南海 |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 |
該工程擬新建1座EP15-1CEP中心處理平臺、1座EP20-4DPP鉆采生產平臺和EP10-2WHPA、EP20-5WHPA兩座無人井口平臺,共計布設95個井槽,本次鉆井62口(其中61口生產井、1口CO2回注井),分別對恩平15-1、10-2、15-2、20-4及20-5油田進行開發;新鋪設EP15-1CEP平臺至EP10-2WHPA平臺海底管道及海底電纜各1條,長度均為14.0公里;新鋪設EP15-1CEP平臺至EP20-4DPP平臺海底管道及海底電纜各1條,長度均為32.0公里;新鋪設EP20-4DPP平臺至EP20-5WHPA平臺海底管道及海底電纜各1條,長度均為11.1公里;新鋪設EP15-1CEP平臺至HYSY118FPSO海底管道1條,長度為42.2公里;對現有EP24-2DPP平臺和EP23-1DPP平臺生產水處理系統進行擴建;對現有依托設施HYSY118FPSO進行適應性改造。 |
(1)水環境:本項目對海水水質的影響主要來自于鉆井液和鉆屑排放以及生產水達標排放。施工期鉆井液和鉆屑經處理達標后排海,不能滿足排放要求的鉆井液和鉆屑收集后運回陸地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運營期含油生產水處理達標后排海。(2)海洋生態:鉆井液、鉆屑排放及管纜鋪設產生的懸浮物對魚卵、仔稚魚、底棲生物、游泳生物生長與繁殖產生一定的影響。建設單位將采取電纜挖溝作業避開短尾大眼鯛南海北部產卵場、緋鯉類珠江口-粵西外海產卵場、黃鯛產卵場產卵盛期(1月及5月)、增殖放流等措施降低對漁業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的影響。(3)環境風險:針對本工程管道破裂溢油、船舶碰撞事故等潛在環境風險,采取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油氣傳輸系統中的主要設備和管道均設置相應的壓力、液位和溫度報警/關斷系統;定期開展清管作業、內腐蝕檢測等;發生溢油事故時,立即啟動溢油應急計劃,采取有效措施減輕事故對海洋生態環境特別是敏感目標的影響,及時清理溢油并報告相關政府部門。 |
010-65645526 |